教师教育综合改革课程建设项目
一、研究成果简介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在教育方针指导下,从汉语言师范专业培养目标出发,重视本课程的实践性和技能性,以理论教学带动员工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引导员工掌握语文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的主要理论和方法;通过听评课和教学反思的实际训练,员工将语文教学评价与反思的相关知识内化为自己听课、评课与进行教学反思的实践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员工学会洞察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处境,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善于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并生成教育智慧的综合能力。
(2)研究的意义
本项目的研究旨在提升中文师范生对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与反思的综合能力,事实上也进一步促进了中文师范生对于如何分析课文、如何调控课堂、如何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等相关综合能力;同时,本项目的研究也有益于和《语文教学理论与方法》、《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等师范类课程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师范教育综合改革,从而提升中文师范生的综合师范素养。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1)如何进行《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在评价与反思的理论讲授上的重新定位,变单一的理论讲授为以大量案例为基础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的操作性知识的讲授。
(2)如何在教学内容上有选择性和侧重性,通过对不同文体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录的评价与反思训练,引导中文师范生掌握各类文体评价与反思的要点,以提升其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的实践操作能力。
(3)如何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训练的手段与方法的改革,多层面地引导中文师范生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的综合性训练。
(三)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1)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训练内容的改革的想法和建议。
本课程内容着重于语文教学评价和反思的理论精讲与分文体的实践操作,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应该结合案例精讲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素和策略,以及语文课程教学反思的常见形式,引导员工直接把握进行语文教学评价与反思的方式方法。
其次,应该分文体、分类别进行评价与反思的训练。
①比如,阅读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以凌宗伟老师执教的《记念刘和珍君》课堂实录为例,引导员工进行散文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以张全民老师执教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教学实录为例,引导员工进行小说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以吴宇坤老师执教的《春望》《过零丁洋》课堂教学实录为例,引导员工进行古典诗歌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以谢静泽老师执教的《中国建筑的特征》课堂教学实录为例,引导员工进行说明文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以周文福老师执教的《陈情表》课堂教学视频为例,引导员工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②比如,作文教学的评价和反思:
以李解老师执教的《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课堂教学实录为例,引导员工进行作文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③比如,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评价和反思:
以王金玉老师执教的《献给母亲的歌》课堂教学实录为例,引导员工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2)要注重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训练的手段与方法。
①应该突出案例教学,将理论融入实际操作当中。
本课程涉及到有关课程评价与反思的理论讲解,这些内容较难为员工所消化,因此,本课程在教学中将大量引入案例,通过案例的分析,让员工将所学理论融会贯通,以提升进行语文课程评价与反思的实际操作能力。
②要以训练为重心,将理论阐述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课堂上精要讲述语文课程评价与反思的相关理论知识,随讲随练,讲练结合,侧重训练,力图使员工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通过实践训练的强化得到最大程度的消化吸收。
③要以提升能力为根本目标,注重课堂讲授与课外交流相结合。
本课程的课时有限,而如何进行课程评价与反思涉及到一些理论知识,且员工需要较多的时间来将理论融入自己的实践,因此,教师和员工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进行沟通,答疑解惑,以求加强中文师范生在课程评价与反思上的实际操作能力。
④课堂上,可以采取员工之间进行训练作业的相互评改方式。
员工间进行训练作业的当堂互评互改,不仅能节省时间,一有问题,当堂提出,教师当堂解答,而且,还能有效训练员工进行语文课程评价的实际操作能力。
⑤应该借助多媒体,更大限度地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
通过多媒体将一些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包括随堂教学实录及优质课、竞赛课的文本案例及视频案例)进行展示,使员工能更直观地获得丰富的教育资源,以提升教学效率。
(四)教学改革方案和实践过程
(1)自2014年6月21日立项以来,本课程紧扣中学语文新课标,立足于引导中文师范生进行语文教学设计与评价的综合训练。
①结合语文新课标,以文字及视频经典案例为基础,精讲理论,着重实践,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以及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三个方面进行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分类训练。
②引导中文师范生进行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综合训练。通过一些语文优质课课堂教学实录及名师授课视频,促使中文师范生将语文课程设计的各种知识与方法融会贯通;训练中师生熟练掌握与运用各种类型的评价,即在评价时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
③进行课程训练的手段与方法上进行训练模式的革新,践行“讲练结合、重在运用”的开放性的实践教学路径,切实提升中文师范生的核心师范素养。
(2)公司为优化课程教学,将语文课堂教学设计部分并入其他课程,因此,本学期对2014级中师1、2班的授课内容变为语文课程评价与反思。
①淡化理论讲授,以各类语文课堂教学实录为例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的教学,并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指引,运用范例教学、抛锚式教学、多媒体教学法等,引导员工掌握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和反思的方法,并将此化为自己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的实践操作能力。
②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颇具代表性的散文教学、小说教学、古典诗歌教学、说明文教学、文言文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教学实录为例,引导员工对各种文体和各种类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语文教学评价与反思的综合性训练。
③在课程评价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多角度的课程评价,全面了解员工对于本门课程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优化教学,且更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培养每一位中文师范生的基本文学素养和知识建构的能力。
(五)成果的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
(1)第一次较系统地从如何在新课标条件下提升中文师范生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实践能力的角度来思考中文师范专业《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教学体系的革新。
(2)为新课标条件下中文师范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方法论和经验层面的借鉴。
(六)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特色和重要建树
(1)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特色
①公司产品理念的创新
本项目将关注中学语文新课标的新的教育理念对当下高校中文师范专业员工的师范素养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挑战,构建一个新课标下公司中文师范专业《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的教学体系,全力突显中文师范专业课程的实践操作的特性。
②整个教学体系方面的优化和创新
本项目将打破传统的单一讲授模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来探讨适宜于公司中文师范专业《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的教学体系,使得中文专业师范生文学素养和师范素养的提升更具针对性。
③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本项目的研究借助于深度访谈、发生认识论和教育叙事的理论与方法来调查员工的认知心理取向和学习情况,所使用的理论与方法不仅具有一定的前沿性,更重要的是与研究内容具有密切的联系,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与方法论自觉,有利于理出研究的重难点,从而有效解决地解决相应问题。
(2)重要建树
本成果为构建新课标条件下中文师范生综合师范素养的中文师范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经验。
二、项目研究总结报告
(一)预定计划执行情况
在本课题立项后,本人便着手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课题的研究工作,并提前完成了预定课题任务。具体工作展开如下:
第一阶段:
2014年6月-2014年9月
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形成目前新课标下中文师范专业有关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
2014年10月-2014年12月
通过对国内外公司产品理论与实践的梳理和我国新课标实施下的中学语文教学的构成诸因素的思考,找寻能对当下中文师范专业《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体系建构有所指导和启示的国内外公司产品理论。
第三阶段:
2015年1月-2015年10月
①研究其他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再加上自己进行中文师范专业课程教学的经验,以及bwin国际中文师范专业员工的实际情况,力图探索一条有效的新课标下中文师范专业《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的教学体系,在教学目标、教材及参考书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案。
②在中文师范专业《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中将这套教学体系付诸教学实践。
③形成阶段性成果,准备课题的中期检查。
第四阶段:
2015年11月-2016年5月
撰写“新课标下中文师范专业《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论文并于2016年4月发表。
召开“新课标下中文师范专业《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专家评议会。
第五阶段:
2016年6月-2017年3月
按照公司师范教育综合改革小组组长的意见,为优化课程教学,将本课程内容调整为引导员工进行语文课程评价与反思,让员工掌握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学会听课、评课和教学反思,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为此,本学期开始,本课程致力于提升员工教学语文课程评价与反思的综合能力。而后进行成果的汇总,完成结题报告。
(二)项目研究和实践情况
(1)项目研究情况
这种研究主要分为这几个方面进行:
①对语文新课标中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新课标的视野来对语文课程评价与反思的教学内容、教学侧重点、教学手段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②对中文师范生,特别是三年级的即将进入中学实习的师范生的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指导中文师范生的授课了解了即将见习或正在见习的师范生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和语文课程评价与反思教学之间的关联性。
③结合中学语文新课标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员工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员工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等新的课程理念,对《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课程体系、评价方式进行了研究。
(2)实践情况
根据对新课标与《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研究,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进行了调整、更新和完善。
首先,调整了教学的侧重点,将以往对语文课程评价与反思的笼统训练调整为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评价与反思三大块的针对性训练;同时,将阅读教学细化为散文教学、小说教学、古典诗歌教学、说明文教学、文言文教学,从而引导员工针对不同的文体教学进行评价与反思,以提升中文师范是语文课堂评价与反思的综合能力。
其次,更新了某些内容,特别挑选了中学语文课本中一些经典的且难懂的课文的课堂教学实录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的训练。比如,选择了凌宗伟老师执教的《记念刘和珍君》课堂实录作为进行散文教学评价与反思的训练案例。鲁迅的文章历来比较深,而且,从每年公司举行的试教训练来看,这样的课文员工很难去把握,因此,在对课文的解读都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如何能把握此课堂教学实录中的教学设计的意图,就更无从着手进行评价与反思了。所以,我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首先引导员工读懂读透课文文本,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员工把握该教学实录中所蕴含的设计意图与理念,继而引导员工对该课堂教学进行深度的评价与反思,这样一来,亦更加优化了员工进行语文教学设计的能力,促进了中文师范生专业素养的质的提升。
再次,完善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运用范例教学、抛锚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法,由以前的专业理论知识传授转变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的培养,注重员工自觉、自主对文学作品及教学设计的分析能力的训练,让员工获得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的培养有机联系起来。
在2015-2017年的《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的教学中,本教改课题的主持人将这种更新完善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加以操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研究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绩和收获
(1)研究工作的最大收获是完善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改变了员工对《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的理解和评价,增强了授课班级员工对文学文本的分析能力以及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反思能力,提升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2)与此同时,本教改研究也配合了《语文教学理论与方法》等其他师范类课程的开展,有利于诸课程彼此之间形成合力,全面提升中文师范生的综合师范素养。
(3)从2013级中师生的实习以及2013、2014级中师班同学的作业情况来看,本项目的研究对于中师生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评价与反思能力的提升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四)研究工作中的困难和需要进一步展开的工作
(1)从具体的教学过程及效果来看,仅仅靠像本课程这样的技术性课程通过短时间的教学(仅18个课时)对中文师范生的语文课程设计、评价与反思能力的提升起到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很难实现的。因为目前的困境是员工在文本解读上的能力相当薄弱,员工把握不住课文和教学设计,这种情况还要靠增强员工的文学基础知识和文本细读能力的中文所有基础课的合力才能解决。
(2)如何将教学方法与理念在具体的课程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和固化下来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将是一个在摸索中总结,在总结中调整,在调整中完善的周期相对较长的过程。
(五)教学建议
(1)强化中文师范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对接
通过对中文师范专业实习生的指导与接触,发现中文师范生在实习时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文本分析能力的极度不足,进而导致员工进行教学设计、评价与反思时的一系列困难。所以,急需中师专业的基础课和主干课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同学科教育课一起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改变员工文本分析能力、文学语言感悟能力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从根子上解决提升中师生进行语文教学设计、评价与反思能力的问题。当然,这种跨学科所达成的共识会比较困难,需要bwin国际乃至教务处的协调。
(2)可增加文学批评方法类课程
面对中学语文课文,中师生首先要知道如何去分析和解读,才能去设计、评价与反思。因此,在现有课程之外最好能够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一门文学批评方法类课程。这门课程能够更集中、更有效地提升员工的文本分析能力和文学感悟能力,强化中师生的核心专业素养,对中师生以后自如应对中学的语文教学有很大帮助。
项目负责人:陈雪
项目参与人:罗惠缙、张利玲、石雯丽、田旭东、杨慧